首页标题    中医养生    【春分】养生小知识

【春分】养生小知识

创建时间:2024-04-12 11:38
浏览量:0
收藏

自大寒至春分,天地之间木气主时。何谓木?木者,天地之间阳气处于升发状态是也。其余火土金水亦表示天地阳气其他四种不同状态。如此理解五行,方能入得其门。春分,春半也,阴阳相半,昼夜等长。春属木,表现为阳气升发状态。冬至而一阳初动,立春而阳气自地下始升,至春分而阳气升发于地面。此时阳升之力与阴退之力均衡,但阳升占上风,因此天地之间渐暖渐温。宜顺阳气而早起,心态当积极向上。饮食当温,忌寒凉,以养天地升发之阳气。此之谓“春夏养阳”。再者,地面以下的阳气因升浮而减少,故春分后的时令病,多是下虚,需重视补益中阳。

春分时节,天气稍热,若不注意而感冒风寒,则易出现发烧、咳嗽、头痛、鼻塞诸症。特别是因天气突然变热,不少人贪热少衣而极易感冒风寒。再者,春分之后,木火上浮,与天地之间热气相合而上灼于肺,易患咳嗽、咽喉干痛。若证属此,都可用葛根汤合栀子豉汤调治。其方:葛根30克,麻黄10克,桂枝20克,白芍20克,生姜三片,大枣30克(切开),炙甘草10克,栀子10克,淡豆豉30克。水煎服,日一剂。小儿用量可减半。

按二十四节气运气学说中的“主气”来说,则春分到小满为二之气。一般每年至3月20日前后春分开始,天地六气由厥阴风木变成少阴君火,即阳气由升发转变为上浮,此时“阳化气,阴成形”的作用同时加强,地面以上热气流行,万物生机勃勃,故称为少阴。少阴主时,主升发,群阴渐退而阳气升浮于天地之间。若阳气过于开泄升发则需适当酸以敛之,以使升发有度。

《内经》提出“君火以明”,其德为显,其应之于脏则在心。心为君主之官。心神明亮则五脏六腑皆得安定。对人来说,君火执时,人感其气,则心阴易伤而心火易浮,易出现体内阳气过升过散现象,表现为胸胁烦满、失眠多梦、心慌心悸、口干舌燥、舌红少苔等症状。故需调之养之,适当敛之,使阳气升发有度,勿过开泄,如此即是顺应四时变化。可考虑用以下汤方:泻心汤、竹叶石膏汤、栀子豉汤、黄芩汤、黄连阿胶汤、黄连解毒汤等,随证选用,当有良效。